微信新功能!腾讯骚操作,免费又好用!

Hi,我是浩哥

不知道为什么,这段时间AI知识库突然火了起来。

给我整的一脸懵逼。。。

毕竟AI知识库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,两年前浩哥就分享过FastGPT这个AI知识库工具,只不过当时文章发出来之后反响平平,感觉大部分人还不太感冒。

结果没想到,两年后随着DeepSeek的爆火出圈,AI知识库的热度居然也跟着水涨船高。

虽然有点儿摸不着头脑,但说实话,这种AI知识库的工具,浩哥平时确实没少用。

毕竟这玩意儿对我来说还真挺刚需的。。。

因为我平时要经常写内容和选题策划,所以每天需要浏览大量的网页和公众号文章,碰到高质量内容总是习惯性点个收藏。

但收藏之后的东西,一是几乎很少再打开过,二是等真正想用的时候又死活找不到。

这个时候,AI知识库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,一键就能帮我精准定位到想用的内容。

如果要浩哥推荐一个目前最好用的AI知识库平台,那我肯定首推腾讯新出的ima.copilot

毕竟我觉得国内产品做得比较好的大厂,一个是字节,另一个就是腾讯。

别看这俩AI大模型做的不咋地,但在产品体验上还是要领先同行一大截的。

字节旗下也有自己的知识库产品——飞书知识库,做得也挺不错的。

但奈何ima背靠腾讯这个大山,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小程序使用,无论是便捷性还是用户覆盖面,都更胜一筹。

网址:https://ima.qq.com/

打开ima首页,整体风格非常简洁清爽。

中间是一个非常醒目的搜索框,你可以直接在这里输入问题或者粘贴网址。

底下还有两个快捷功能——“文档解读”和“智能写作”,不过说实话,这两个功能我平时基本不怎么用,属于存在感极低的那种。

ima现在接入了腾讯自家的混元以及最新推出的混元T1模型,当然还有国产之光DeepSeek-R1。

不过我跑了好几个case之后,感觉这几个模型的表现其实差别不大,毕竟平时也不用它们处理什么特别复杂的任务,随便挑一个用就够了,没必要太纠结。

使用起来也没有什么太繁琐的操作。

举个例子,比如我平时刷知乎看到一篇特别好的文章,只要把文章链接复制到ima里,按回车,ima内置的浏览器就能直接打开这个链接

这里尤其要分享一个浩哥贼喜欢的ima骚操作——用ima打开链接后,可以直接无视原平台禁止复制的限制

以前遇到那种死活不让复制或者开会员才给复制权限的网站(尤其点名那几个知识平台),只能用微信截图再OCR识别,还经常识别出一堆莫名其妙的文字,折腾半天又麻烦效率又低。

在ima里打开链接之后,点击右上角的“问问ima”,可以直接让ima直接把你需要的那段内容发给你,完全无视原平台的限制。

本来前几天ima还可以直接在原文上进行复制,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平台把这个功能给ban掉了,可惜了。。。

打开链接后,右上角有个“添加知识库”的按钮,点一下,文章就被加到知识库里了。

之后想提什么问题,直接在知识库界面上问就可以。

但直接把整篇文章丢进来有个问题,太占空间了,

虽然ima更新后个人存储空间由之前的2G已经增加到30G,已经足够用,

但我一般都先用ima的AI功能处理一下文章,输入我自己常用的内容整理提示词,让AI帮我提取一下重点内容。

提示词贴在这儿了,需要抄作业的直接自取就OK了:

【任务要求】

你是一名擅长快速整理和提炼信息的助理。请根据下面的互联网文章内容,帮我完整提取文章中全部重要的核心信息,确保不遗漏关键信息,整理成清晰易读的结构化笔记。【整理结构】文章标题:来源或作者(若有):

一、文章核心内容:- 本文主要讨论或解决的问题:- 作者的核心观点、结论或立场:

二、主要内容或观点(按文章结构依次整理):1. 关键点或观点一:- 简短说明:- 相关案例、数据或举例:2. 关键点或观点二(依次类推):- 简短说明:- 相关案例、数据或举例:

三、文中涉及的关键概念或关键词(单独列出):- 概念或关键词1:- 概念或关键词2:(依次类推)

四、文章亮点或值得特别关注的信息(如有):- 特别强调或有趣的细节:- 对读者有启发性的观点:五、文章可能存在的不足、争议点或未解决的问题(可选):- 文章未明确回答的问题或争议之处:【输出要求】- 用简洁的语言输出条目式笔记。- 不要过多修饰,专注于有效信息的提取和整理。

ima会自动按照这个提示词,把文章里的核心内容全部提取出来。

这么做有两个好处:

一是后续AI在读取知识库内容回答问题时更加精准高效,因为结构化的内容总比一大堆原始文本要更容易理解;

二是可以有效节省知识库空间,毕竟之前2G容量实在有点不够用,精简过的笔记就显得特别重要了。

ima提取并总结完文章内容后,点击文本框右下角的“记笔记”,就可以一键把内容转换成笔记格式。如果AI处理得有点不到位,还可以手动再微调一下。

调整好之后可以一键添加到知识库里,后续有任何想要修改的内容,都能随时在笔记界面进行增删改操作。

除了知乎文章,像飞书文档、小红书笔记这些能用链接打开的内容,也都能用ima一键扔进知识库。

而且不只是文章,像图片、PDF文档这些东西也能直接丢进去

遇到特别好的图表或者PDF报告,我都会习惯性传到ima里存着,等哪天要用,直接一搜就能找到。

之前需要找内容的时候,总得挨个打开每个平台来回倒腾,搞得特别麻烦。

现在直接用一个ima把各个平台的内容全整合进来,舒服得一批。

当然,我觉得ima最牛逼的地方还是它的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之间的联动。

以前看公众号文章,看到特别棒的内容,总会习惯性地点个收藏,但收藏完了基本就再也没打开过,收藏夹几乎成了摆设。

现在就舒服多了,看到喜欢的公众号文章,直接右上角三个点,点开"用小程序打开",再一键扔进知识库,完全把过去那个鸡肋的收藏功能替代掉了。

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我们平时生活中真正的问题不是“信息太少”,而是“信息太乱”——

平时看到好文章、好内容,习惯性收藏下来,但收藏完也懒得再看,过几天又彻底忘了,等到用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,这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地方。

这时候,AI知识库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:

平时遇到值得收藏的内容,往里一丢就行,过段时间真用得上的时候,搜一下就能找到,也不用再一通乱翻瞎折腾了。

毕竟对普通人来说,好工具的标准其实特别简单——只要能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问题,就够用了。

好了,今天就聊到这

另外,我搭建了一个全网项目库,每天会更新10-20个副业项目,已稳定更新7年,想找副业的朋友可以点击此处进入

相关推荐

卖信息差,赚了十万

大千世界,无奇不有,卖待遇信息都能赚十万,真的打破我的想象 刷星球时候看到一个案例,说卖待遇信息赚钱,以为是假 ...